蔡英文、賴清德對前總統馬英九訪陸,是「不約而同」冷處理,本文作者認爲,此可視爲綠營對陸政策留下重大伏筆的政治訊號。圖爲馬英九(中)6日下午參訪西安國家版本館,由中國國家版本館館長劉成勇(右)接待並導覽。(藍孝威攝)
前總統馬英九赴陸北京行,此行有數個政治性突破:首位曾任臺灣地區的總統進到極具政治意涵的北京首都;首位在北京與大陸國家領導人會面的前臺灣地區總統;是習近平近年唯一見到的臺灣方面黨政人士
值此大陸北方入春之際,欲爲兩岸帶來春暖花開的政治意涵不言可喻。看向綠營方面,儘管仍有少數黨人對此不表贊同,但見蔡、賴兩位爲主的領導層峰,反而是「不約而同」冷處理,行爲解讀即不出聲就是不反對,應視爲綠營對陸政策留下重大伏筆的重大政治訊號。
誠然,期待執政綠營對陸政策突然更弦易轍並不符合當下綠營的政治現實,基於現實政治利益,民進黨持續保持抗中作法,至少是表面性的,如此方能維護其賴以生存的執政正當性,此是無可厚非。
搶在上班日前一天 新北環狀線中和-大坪林站今天11時恢復通車
然而綠營會選擇冷處理的作法,隱約透露出綠營本身也不是鐵板一塊,其政黨儘管仍必須爲短期的親美帶來的政治利益而服務,但也不能對遠期的兩岸政治利益選擇放棄。唯有如此解讀,才能正確理解綠營高層何以無端放棄攻擊藍營的大好機會,玩起兩面手法進行「放水」。
儘管如此,在民進黨長期基於統治需要對臺灣社會施予的意識灌輸下,恐怕仍無法一次就讓多數臺灣民衆較爲完整性的理解此次馬英九赴陸的政治價值,以及民進黨的留一手作法的長遠影響所在。
但可確定的是,正如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旦馬英九的北京行在事後得到多數正面的社會評價後,或許將爲兩岸和平的坦途帶來歷史時刻性的轉向。(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清明节假期全国殡葬服务机构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4755.86万人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